2010-12-26 [音韻久久 代代相傳]南管音樂演出活動
<演出海報>
12月連續忙完兩場海外絃友的拜館活動之後,社長臨時宣佈我們必須要派4~5位社員,到台北參加一個演出活動。至於是什麼活動?內容為何?社長在第一時間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演出的地方是在[十方樂集]。並且,主辦單位也有邀請張老師,並將與我們一同前往(後來才知道是<音韻久久 代代相傳>這個活動。)。
<第一次帶琵琶&二絃出場>
因為內容社長也無法描述得很清楚,感覺是個很匆促的活動,在網路上也還沒有任何的訊息。後來在演出前不到一週,海報與電子訊息才出現在網路上(但是,主辦單位也不含糊,還郵寄邀請函)。這個活動從決定到結束,大約也不出十天吧。不過板工覺得最厲害的是那位把節目單給產生出來的音樂中心的工作人員,她居然可以在這樣趕的時間內,做出一本很漂亮的節目單出來,這個除了取得資料、編輯,還得送印等待,這點是蠻令板工佩服的。
<我們的晚餐-台北城的配菜比府城少2樣,呵呵~>
這是第一次振聲社要到這樣遠的地方去參加演出(過濁水溪嗎?呵呵呵..),並且張老師也是在主辦單位邀請的對象之一,所以我們事先就與老師約好了週五到館來練習一下(後來老師因天候與身體的關係,在出發前一晚臨時取消北上,甚為可惜)。週六與演出日的早上,我們也都做了數次的練習。事實上,對於任何的演出&活動,我們都會希望能夠盡力做到最好。
<舞台>
<觀眾席>
原本預計北部當天可能會有寒流的,結果當日天氣是出奇的好。台南晴空萬里之外,台北也沒下雨,並且還蠻溫暖地(我們可是包得緊緊地北上)。當天預計北上的人員,約好一點到館集合,並做了出發前的練習之後,大家就往高鐵站移動,這時是下午兩點多,台南的陽光正燦爛。很難得幾個社員可以類似出遊的心情一起行動,有人還是第一次搭乘高鐵(雖然常去高鐵站)。
到了台北,天還亮著,很久沒有來的台北城,感覺還是一樣灰灰地,車子也從來沒少過。我們很快就找了計程車,到達了今晚預定演出的[十方樂集](不過,大家嘛幫幫忙,怎麼就不記一下地址呢?還好板工已經上網先google過地圖,要不然計程車司機要往哪邊去呢?)。這個似乎是民宅改建的地方,也算是有特色的地方。已經有不少絃友先到了,不過我們還算是早到的,感覺這個地方算是被主辦單位給整個包了下來,所以我們就開始到處逛逛與哈啦。順便拿今日的節目單,了解一下出場次序與參加的團體。
<彩排中-光是演出人員就把位置快坐滿囉>
<這也該算是老中青三代喔^_^>
這邊算是一個小小的演藝空間,椅子擺一擺,大約是100人左右。對於一個人口擁擠的城市,這樣的空間經營,應該也是一個蠻大的壓力吧。不過老實說,板工對於較幽閉,並且人多的空間,第一個想到的,怎麼就是逃生問題呢?這邊的消防還OK吧?這100人座,在演出前,很快就被擠滿。而事實上呢,光是來參加演出的人,大約就佔了一半吧? 感覺這次的觀眾人數超過了主辦單位的預計,以致於當日很多人都無法入場,還好有安排外場的音樂與影像直播,讓大家也可以在外面的用餐區聆賞與閒聊,這也算是彌補了美中不足的缺點。
我們在此地用了晚餐,順便與早到的絃友、前輩們聊天,音樂中心的主任也很熱心地招呼大家,很少會見到主任從頭跟到尾的,真是很親切的人。活動雖然決定倉促,但也是有條有理,當晚還有很多的音樂中心的工作人員幫忙。整個安排也蠻有次序的。
這個活動的主題是《音韻久久代代相傳》,主要邀請的對象是幾位藝師,以及藝師傳承過的團體。主辦單位則是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臺灣音樂中心,演出的次序是依照年紀來區分出場的次序,讓整個節目有代代相傳的感覺。果然是10歲到90歲的年紀都有(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我們居然還有個未滿20歲的子文,並且整體來算也是中段偏後)。
振聲社本日有兩首曲子的演出—[心頭傷悲]&[去秦邦],安排的演出是在後半段。因為中間陸續插入曲目的介紹,演出就慢慢地被往後延,超出了原本的預定時間。我們是有交通時間上的壓力(必須要趕次2班的高鐵),沒辦法參與完整個活動,感到有點遺憾(但因為早到,剛好也可以與大家好好地聊聊,還請了幾位難得見到面的老先生們幫忙在節目單上簽了名,真是今天最開心的事)。
<客氣又和藹的瑞柳先>
<討論待會要演出的出庭>
<有趣的新南先>
演出後,換下了裝,與幾位特地來看我們的朋友寒暄一下,就必須要離去。出了十方樂集,有點搞不大清楚方向,還好有Fanta的幫忙,讓我們順利招到計程車(真要找計程車時,它就不出現),也很及時地到達了高鐵站。主辦單位在我們要離去時,還很貼心地贈送了點心餐盒給參與演出的每位人員。雖然吃晚餐也是幾個小時以前的事情而已,但是心情放鬆了的我們,居然也肚子大餓了起來,兩三下就把餐盒內的麵包給解決了幾個,並且與一開始出發時的上車後倒頭大睡時完全相反,回程上大家居然一路很有精神地聊起天來(後來板工另有行程,必須要在新竹先下車,沒辦法與大家暢談今日心得,也算可惜),可見雖然是像整絃般的演出,還是存在有大壓力的。
<雙城國小的小朋友,他們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代表喔,有土耳其混血,台灣原住民,客家.....>
--------------------------------------------------------------------
<相關活動照片-雙城國小>
99.12.26《音韻久久代代相傳》 南管音樂演出活動 南管為台灣民間歷史最古老、且具延續性的傳統文化。為呈現南管傳統藝術之美及現階段傳承成果,本中心特邀請南管音樂薪傳獎藝師蔡添木先生、張鴻明先生、吳素霞女士,以及與其相關傳承之個人和團體進行演出,包含:陳瑞柳先生、林新南先生、中華絃管研究團、合和藝苑、華聲南樂社、振聲社、集美郎君樂府、青玉齋南樂社、江之翠南管樂府等,此外,亦邀請部分館閣傳承之新生代,如:雙城國小等學員參與演出。 本次音樂演出內容以南管的傳統排場「指」、「曲」、「譜」為架構,並以「曲」作為主要的呈現內容,其中包含:三更鼓、心頭傷悲、梧桐葉落、梅花操等經典曲目。希冀透過薪傳藝師及南管團體老、中、青三代的演出,呈現世代傳承之意義,並喚起大家對於傳統音樂價值的肯定。 本場次活動為免費入場,歡迎熱愛南管音樂的朋友們踴躍參加。 【活動訊息】 演出時間:2010年12月26日(星期日) 晚上19:00-21:00 演出地點:十方樂集音樂劇場(台北市民族西路187巷4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臺灣音樂中心 報名:http://signup.ncft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