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在台南市政府發行的---e代府城第10期目錄


南管-從中世紀一路走來的古樂,十幾年前在國外發行了唱片和CD,清麗的樂音蜚聲歐美,引起國際愛樂人士的注目與推崇,咸稱南管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紛紛來臺進行採訪與研究,南管樂音從泉州流傳到台灣,在台南、鹿港、艋舺等早期開發的港阜傳唱,府城的百年館閣-振聲社,迭經興衰,今年四年前正式復出,振聲社對南管文化有強烈的使命感,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珍貴的戲曲文化。

撰文/張靜宜‧攝影/張靜宜 2004年12月
感謝協助/蔡芬得、施炳華    


 


南管音樂的流傳
  「南管」音樂源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省一帶,隨後流傳到澎湖、臺灣本島,以及東南亞的華僑社會。南管音樂何時來到台南?一派說辭表示,明鄭時就已移植到台灣,不過最可靠的說法是,清初時台南的郊商引進。台南是明鄭經營最早的古都,移民社會最大的特徵就是風俗習慣的移殖,清朝年間台南一地郊商興盛,往來的船隻抵達府城後以水仙宮為集散地,經常在兩岸往來的商人便將這種泉州音樂帶回台灣,經商之餘演奏南管、念唱歌曲自娛娛人,當時的演奏地點多為廟前廣埕,或商人群集、休息之處。府城在南管樂全盛時期約有五個樂團,不定期的演奏吟唱,為忙碌的市井生活增添幾許雅韻。
  傳承百年的振聲社館址本來在水仙宮,後來遷移到普濟殿,約在七、八十年前,再移到赤崁樓對面的武廟,武廟安靜清幽的環境和南管的音樂特質頗契,每到南管樂團練習時間,絲竹悠揚,加上參拜完的信徒常信步到此參觀,頗能收介紹、宣揚南管的功效。


雅音不墜振聲社
  「身穿錦袍,持弦端座,腳踩金獅」這是振聲社演出時,聽眾對這支團體的第一印象,為什麼腳上踩的是獅子?不是其他祥獸?這是有典故的,台南振聲社的歷史,不知始於何時,但館中存有一支丁巳年的琵琶,名曰「寄情」,已歷三甲子,除了鎮館之寶的琵琶外,館裡尚有兩件歷史悠久的文物「彩牌」和「涼傘」.  繡著「御前清客」的彩排和涼傘是康熙所賜, 據知,清朝年間,康熙大壽時有五位南管絃友進京去演奏,悠揚清音讓康熙皇帝讚譽有嘉,遂贈彩牌、涼傘和金獅數座。流傳迄今,歷史優久的館閣演出時台上唯一的裝飾就是這兩件文物,振聲社也不例外。
  振聲社除了有興趣的文人雅士彈奏練唱外,並沒有積極地招募團員,隨著南管藝師的凋零,唱和人數漸稀,民國七十九年,武廟重修,並列級古蹟,當時會員只剩陳進丁一人,振聲社就此解散了。民國八十三年,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開設了「南管培訓班」,由於武廟管理委員會的支持和國寶級南管大師張鴻明及蔡小月老師等的協助,沒落多時的振聲社,於民國八十五年恢復了在武廟後院唱奏南管的練習,除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南管班的成員外,也不斷有新成員加入。
  遂於八十五年八月,舉行了復社儀式。八十九年重新向台南市政府登記,復社後的振聲社除定期練習、舉行公演外,並負責培訓南管新血,積極地做推廣和培育人才。振聲社在全盛時期,有位前輩留下一處位於媽祖樓前的館產,復社後團員以這個空間為主要練習場地,南管研習教學的活動逐漸吸引了有心人的加入,目前團員包括大學教授、國中、小老師、醫生,及社會各階層,隨著團員的增加,再次以完整的陣容奏出千年古音。


古老戲曲難度高
  年逾花甲的陳進丁是振聲社的元老級社員,從十八歲正式拜師起迄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南管的入門不易,演奏方法規定十分嚴格,更且因為緩慢,常讓人覺得「應該只有老年人才會喜歡」,陳丁進卻是從童年起就喜歡這樣的古樂,他說小學時就讀於成功國小,家住安平的他都是從武廟前的赤崁大街回家去,每天放學後,繞過赤崁樓的圍牆跨過民族路,就可聽到武廟後殿優雅的管絃聲,因為樂音引人,有時便進到廟裡聆賞,愈聽愈著迷,「南管樂全盛時期,廟裡上百名的樂師輪番演奏,仗陣浩大」陳進丁回憶當時的景況始知自己真是「躬逢其盛」,十八歲時他買了一支洞蕭,也跑到武廟裡去摸索和練習起手中的這把樂器,樂團的長老見他這麼有興趣,遂邀他一起加入。在樂團裡很多弦友都是吹、拉、彈、唱樣樣通的,剛入門當然得學學唱曲。「在錄音機、錄影機等科技產品不普遍的年代,和老師學唱曲子都是一對一教學」陳進丁說當時老師傳授學生全賴口授,老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雖然是有點「古板」的背書方式,但卻能唱得好又有韻味,只要學過的曲子,不看譜、詞,也永遠記得住。


台灣的古典音樂
  南管樂是一種「很靜的音樂,尤其在深夜最能聽出它的韻味」,用安靜來形容有聲響的音樂似乎很矛盾,但聽過南管樂的樂迷應該頗能認同這種說法,以管絃為主音的南管,有一種寧謐的空靈之美。十幾年前知名的南管樂團「南聲社」到法國演出時,主辦單位為了讓聽眾感受這種細緻的清音,特別將燈光熄掉,讓聽眾凝神感受來自遠東的千年古樂。
  「南管」雖然學習上有一點有點困難,但民間許多戲曲和他可是「沾親帶故」的,台灣的布袋戲、歌仔戲、鼓陣往往取源於南管音樂,因此,南管可以稱得上是「台灣的古典音樂」。它的演奏有一定的順序和特色,分別為「奏指」、「唱曲」、「宿譜」三部分,「奏指」類似序幕性質,是以俗稱「上四管」的琵琶、洞簫、二絃、三絃加上「下四管」(響盞、雙音、叫鑼、四塊),和「玉噯」(小嗩吶)以及打拍子的「拍板」構成「十音」。當然,有時也僅用上四管來演奏「指」。「唱曲」是排場的重點,講究咬字收音,而且一字數節,分字頭、字腹、字尾。例如「相」字便分成「西」-「啊」-「嗡」,每個字與字之間,抑揚頓挫音韻分明,更與樂器聲息相契,唱完「曲」後,還要演奏一套「譜」做為結束。施炳華教授表示,根據調查南管的散曲約有二、三千首,但目前較常流傳的約為六、七十首。南管不只是一種優雅的古典音樂,素稱「曲山詞海」的南管音樂曲詞,也是泉州話的白話文學。南管的唱音以泉州話為正音,而台灣話經過融合早已漳泉合音。但是從聽唱南管中,我們可再次聽到閩南早期的語音,南管歌唱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曲調優美,節奏徐緩,敘述委婉深情,藝術風格古樸幽雅!但是古音加上吐字綿長,所以,很多人因為「聽不懂」覺得它很不容易親近,振聲社為推廣南管音樂,公演時除了介紹說明外,並打上唱曲的字幕,本來完全「聽不懂」的民眾這才發現,原來它的詞曲如此優美。


南管音樂藝術之美
  去年起振聲社配合古蹟夜間沙龍之演出,偶爾去到名勝古蹟演奏,讓民眾更有機會聆賞,戶外演出增加不少與民眾之間的互動和興趣。因為現場演出所以民眾的疑惑可以很快得到解答。南管樂緩慢嚴僅,很少使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偏重弦樂,演出時樂團人數從五人到十人不等,它的演出有嚴格規定嗎?一般而言,南管合奏時最常看到的是四件絲竹樂器-「上四管」。場子大或人數足夠時,可加入打擊樂器「下四管」,即響盞、雙音、四塊、叫鑼,雖然是打擊樂器,但音量都十分「秀氣、清脆」。南管的演奏,不像西樂、國樂有指揮,導引樂曲的進行,而是隨著感情的需要而有強弱快慢的表現,其中手執「拍板」演唱者是樂曲進行中的指揮。台南是南管流傳的新故鄉,台南振聲社自復社以來日益活躍,每個週五、週末府城媽祖樓旁的會址,悠揚清雅的樂音不時可聞,南管音樂蘊含深刻音樂思想與美學觀點,徐緩吟唱,清音婉轉,媽祖樓的馨香加上悠揚古音,振聲社努力薪傳也尋找知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振聲社板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